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全国新闻教育学术年会暨《新闻教育年鉴2021》首发式 由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线举办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21-12-27

12月25日,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线成功举办,《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1》也同场在线发布。此次盛会汇聚了全国60多所新闻院校的200多位学者,4个“院长论坛”涉及全国高校新闻传播学院院长57位,“主编论坛”涉及新闻传播领域重要学术期刊主编12位,堪称是新闻传播教育界年度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的一次学术盛会。

此次学术年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主办,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河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红军教授出席了会议并致辞,他代表学校向全国新闻教育史研究委员会学术年会和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四十周年院庆表示祝贺。

图片1.png

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委会主任张昆教授向云端参会的各位教授、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对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设40周年表示祝贺。他总结了学会一年来的工作:集全国新闻传播教育同仁的智慧和力量,编撰和出版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1》;年鉴编委会与兰州大学通力合作成功举办“首届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修班”;与新闻院校合办学术会议等。他特别指出,作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界集体智慧的结晶,年鉴既是新闻教育界一项纯粹的公益性事业,又是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学术实践。就在此次会议的前一天,《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 2021》在武汉体育学院举行了首发式,此次会议的开幕式上以播放首发式视频的方式向全国新闻传播教育界正式发布。张昆会长用先秦《天保》里的诗句“天保定尔,以莫不兴”,表达对地处保定的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期望与祝福,并希望上天庇佑新闻传播教育委员会发展成为重要的学术共同体,更希望疫情随着新年的到来而消亡,期待虎年学者们能从云端走向平安的大地再一路同行,共同书写新闻教育的历史与未来。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米博华教授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丁俊杰教授也在开幕式上致辞。

米博华教授在致辞中提出迫切需要解决“八问”:我国新闻教育、目标和重点,需要做出怎样更加精准的定位?学科体系、教学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重点应从哪里破局?新闻学的基础课程与前沿学科怎样实现均衡而又有重点的突破和发展?随着诸如媒体融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新课题不断涌现,我们如何做出务实性回应和扎实的建设?我们的学科评估体系如何适应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怎样在办学实践中真正体现教学本位?教学改革怎样实现合理的结构和更有效的供给?学界和业界怎样打破楚河汉界的格局,使学用更加紧密地结合?

丁俊杰教授的致辞从学科和专业的归属角度,分析了广告专业作为新闻传播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作用与价值,同时他回顾了自2016年开始做这种系统资料的梳理,经验的总结称赞了新闻传播史委员会和年鉴编委会工作的扎实和有效。

年会开幕式由承办方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教授主持。主题报告环节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陈建云教授主持,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程丽红教授做了报告评议。来自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张涛甫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何志武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史安斌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陶喜红教授、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廖声武教授、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罗洪程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许加彪教授和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韩立新教授作了主题报告。

图片2.png

张涛甫教授围绕着《知识流量化与新闻传播专业护城河重建》展开,他提出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面临着三层危机和挑战:知识层面、价值层面和规则层面。知识层面上亟需建立逻辑强度,学科价值层面亟需强化专业伦理观、马新观,规则层面则亟需强化知识与价值的规范性。他指出,新闻传播业态是动态的、不确定性的、边界开放而趋于融合的,在知识与技术迭代的过程中亟需用知识和价值来规范化来打造专业的护城河。

何志武教授为与会学者分享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辑部所做的《中国高校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素描——基于对首届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修班93位学员的调查》。这份调查基于2021年首届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修班而展开,通过向参加研修班的院长、书记、主任发放问卷的方式,共设置了包括学院基本情况、院系体制、办学定位、学科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共计40个问题,经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整理完成报告。该报告清晰地呈现了全国新闻传播学院的管理结构状况和主要面临的问题,对全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

史安斌教授发布了《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化的提升路径:以QS全球新闻传播学科排行榜为例》主题报告。他从QS世界大学及学科排名简介、学科排名指标体系、排名趋势、中国院校排名总体态势等六个维度展开,以此为个案参照,为后疫情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国际化阐述了具体可行的提升路径:第一,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和国际发表仍然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主要途径;第二,加强传媒技术和跨文化传播为基础的合作机制;第三,提升国际师资和学生的互换频度。第四,新闻传播教育要从“照着讲”到“顺着讲”,到现在的“接着讲”将来发展为“领着讲”,这是我们最终打造新闻传播教育的最终目标,塑造更加合理的全球传播新秩序。

陶喜红教授做了题为《2020年新闻传播学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课题分析》的报告。报告从数据来源与处理、立项情况描述性分析和立项主题三个部分展开,分析了2020年各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情况。他分别从立项数量、项目类别、项目所属区域及机构、项目主题等方面分析了2020年新闻传播学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特点。同时该分析报告还提出了国家社科项目中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学科理论规划不够,研究兴趣点分散;研究多集中于具体现实问题,基础理论支撑不够;重复立项研究问题突出,呈现学术资源浪费现象。

廖声武教授的《基于国内4种重要期刊的2020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现象分析》专题报告聚焦于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四大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和《现代传播》,分析了其2016—2020五年来的论文发表态势,从期刊的论文来源、发文核心研究机构、核心研究队伍和论文研究主题类别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对比,发现期刊发文量与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有着高度的相似。

罗洪程教授代表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研究团队,向大会发布了《示范与引领:新闻传播学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报告(2019-2020)》的报告。该报告从分赛道、分省域、分专业、不同赛道与不同省域的交叉比较、不同赛道与专业类别的交叉比较、不同省域与专业类别的交叉比较和不同年度与专业类别的交叉比较这七个维度进行分析。

许加彪教授向大会作了《矢志不渝终有成——陕师大新传院获批博士点的回顾与展望》报告。通过回望陕西师范大学申请博士点的历程,他强调了整个申报历程中的主要流程和阶段性任务,为准备申请博士点的兄弟院校和同仁提供了重要参考。

韩立新院长以《我们的笃定与标新——在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0周年院庆之际的思索》为题向与会学者阐述了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坚守与创新。回首学院从创办专业到成立学院的发展历程,历数各位前辈的卓越贡献,他无限感慨:“回首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来时路,77年学科建设风雨兼程,今天,迎来40年院庆!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我向40年来,求真秉正,艰苦奋斗,白了少年头的前辈和同仁,表示由衷的敬意!向青年学者同仁,表示深情的寄托!”韩立新院长强调了河大新闻传播学院的两点“笃守”:第一,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地位;第二,以文化为根基,着力塑造学生深厚的人文根底和良好的语言写作能力。同时,他强调学院的三点“标新”,即“在新时代拥抱技术文明,建设新文科。”,从“触角”、“坊式”和“范式”三个维度上探索新闻传播学科与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整个学术年会除了开幕式和主题报告之外,还专门设置4个院长论坛、3个教育论坛、1个博士论坛、1个期刊主编论坛以及河北大学新闻学院“40周年院庆·校友论坛”,共计10个平行论坛同步在线进行。每个分论坛都围绕此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新文科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研究”进行了深入而细致地讨论,学者们在分享学术观点的同时也培养了学术友谊,共建新闻传播教育学术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