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新生入学法治教育要求,切实提升新生网络媒介素养与谣言防范能力,我校2025级新闻学、传播学、出版、新闻与传播及新闻传播学博士班多个班级,于9月集中组织开展新生法治 “开学第一课” 主题班会,聚焦网络谣言防治,推动法治理念入脑入心。
新闻学班

新闻学班于9月24日晚在A6教学楼103教室开展班会,辅导员葛旭老师与班委带领24名参会同学剖析西安高校地震谣言、苏大恶意P图等案例,解读《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相关条款,传授“查来源、多验证、冷处理”辨别技巧,班长发出争做“谣言终结者”倡议,葛旭老师强调“转发前多一秒思考”,为班级营造理性言说氛围。
传播学班

传播学班于9月10日19:00在A6—202教室举办班会,24名同学全员参与。李娜老师先讲解学院规定与专业课程,通过互动环节增进同学了解,再借西安高校、苏大等谣言案例开展法治教育,鼓励分享辨别方法,帮助同学适应新环境,守住法律底线。
出版班

出版班于9月10日在A3-302教室开展,辅导员邵宝辉老师与27名参会同学参与其中。邵宝辉老师先对同学们致以新学期问候,介绍自身、学院及班级同学基本信息,激励大家积极奋进、加强体育锻炼,随后结合亲身经历与相关知识,讲解面对网络谣言的应对方法,传授“查来源,看‘身份’、不盲从,多‘验证’、冷处理,防‘节奏’”三大法宝,最后主持互动交流环节,引导同学们从兴趣爱好、生活经历等方面自我介绍,并对班会进行总结,强调班级凝聚力,鼓励大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新闻与传播1班

新闻与传播1班于9月10日在A5-103面向全班45名同学召开班会,辅导员彭翠老师进行指导。通过多起高校真实谣言案例揭示危害,传授“三招”辨别技巧,引导同学坚守“三不”底线、礼貌辟谣、依法维权,助力形成“抵制谣言”共识,强化网络法治观念与社会责任感,明确作为新生在校园中应有的行为规范,初步构建“抵制谣言、理性发声的共识”。
新闻与传播2班

新闻与传播2班于9月24日17:00在A2-509开展班会,45名新生全员参与,辅导员杨一森老师指导。组织委员讲解典型案例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条款,班长组织“谣言辨别实战”,模拟“专业取消”“食材安全”等信息。班会通过“案例警示+法律解读+实战演练”的模式,将抽象的谣言防治知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指南,同学们用“三步法”判断,正确率达95%,切实提升行动能力。
新闻传播学博士班
新闻传播学博士班于9月24日18:00开展班会,辅导员商建辉老师主持,11名学生全员到场。结合省教育厅PPT内容,点明大学生信息辨别痛点,同时剖析三大高校案例,讲解“三步法”辨别技巧与相关法律,师生讨论“做谣言终结者”,明确行动底线,重点关注AI生成内容等新型谣言防范。
本次新生法治“开学第一课”系列班会,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实用有效的形式,为新生补上了网络谣言防治“必修课”——从案例警示到法律科普,从方法学习到实战演练,各班精准聚焦需求,让法治意识与理性思维在新生心中扎根。
语言是有力量的,互联网的发展增强了这份力量,未来,相信同学们将以所学所悟规范网络行为,主动担当清朗网络空间的建设者与守护者,理性发声,传递青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