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赓续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河北大学与山东大学师生联合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现场教学及座谈活动

信息来源:河北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09-02

79A49

8月29日至30日,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师生一行34人,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开展“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现场教学活动。两院依托西柏坡红色文化资源,共同探寻红色文化底蕴,体悟红色新闻精神,并实地举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座谈会、调研等活动。

29日上午9时,两院举行联合座谈会。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白树亮在致辞中强调新时代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重要性,勉励同学们在实践中重温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红色文化。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孙晓翠表示,西柏坡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并分享了山东大学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播上的经验。随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张金凤、康依笛、曹素贞、程磊与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王咏梅、梁艳、吕晓峰深入分享交流了双方在红色资源建设、思政课程、学生实践教育等方面的情况。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吴信训教授也受邀莅临座谈会现场,围绕红色新闻教育事业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进行了分享。

下午2时,师生一行前往西柏坡纪念馆与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在西柏坡纪念馆,张金凤老师为师生开展现场教学,依循展厅的史料实物,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了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西柏坡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重要决策部署,以及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进京“赶考”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程。随后,师生们抵达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张金凤老师围绕“新华社在西柏坡时期的发展与宣传”主题进行现场教学,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实地参观学习让同学们深深融入红色新闻历史中,真切体悟到红色新闻精神。

8月30日,师生们来到人民日报的创刊地平山县里庄村。师生们参观了邓拓旧居、张磐石旧居、印刷厂、译电室等院落。平山县文明引导志愿者康贵起老人为师生们介绍了人民日报的创刊情况和纪念馆现状。师生参观了当年人民日报使用的发报机,印刷机,铅字模等办报设备和实物。随后,康依笛老师以“人民日报的创建与发展”为题为同学们进行了现场教学,介绍了人民日报的诞生历程及在革命时期的重要角色。在印刷厂、译电室等展厅,同学们主动参与体验当时新闻采编、铅字印刷等过程,实际领悟了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历程与光辉历史,增进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

83A48

结束人民日报旧址现场教学活动后,师生们前往红色经典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首唱地北庄村。程磊老师结合红色文化的乡村传播进行现场教学。他认为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要不断强化乡村传播,让红色文化更为有效地融入乡村生活中。随后,师生们参观了“团结就是力量”村史馆,聆听歌曲创作背后的故事,感受团结奋斗的力量。在这里,北庄村全体党员曾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勉励,信中提到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精神,深深激励着每一位在场的师生。

此次现场教学及联合座谈活动,有效地将红色基因融入新闻教育,强化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专业素养。学生们不仅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一步学习体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通过亲身体验红色文化,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大家纷纷表示,将承担新闻传播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文/王雪利 焦荣炫 供图/李如意 王泽隆 张子璇 邵羽轩 刘恬乐)

责任编辑:苏琳